饰带楼将重点带大家了解中考模拟试题,希望可以帮到你。
生物《中考考什么》综合模拟试题三的题目

、选择题
1.一切生物都具有的生命活动是( )
A.基因重组 B.同化作用 C.反射活动 D.有氧呼吸
2.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高度一致性表现在: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基本一致;②构成核酸的碱基都相同;③各种生物体的蛋白质都相同;④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以下对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B.病毒不具有严整的结构
C.病毒不能在一般的培养基上生存 D.病毒不具有两种类型的核酸
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唾液腺细胞与汗腺细胞相比,核糖体数量较多
B.唾液腺细胞与心肌细胞相比,线粒体数量较多
C.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与衰老的细胞相比,内质网不发达
D.在叶肉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数量一般比唾液腺细胞多
5.已知Mn2+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例如它能激活硝酸还原酶,缺Mn2+植物就无法利用硝酸盐,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
A.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B.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D.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6.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在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是( )
A.4,4 B.5,4 C.4,5 D.5,5
7.若含有4条多肽链的某蛋白质分子由n个氨基酸组成,它具有的肽键个数和氨基酸是最少个数分别是( )
A.n和4 B.n-4和4 C.n和n-4 D.n-4和n-4
8.根据生物学的研究,一般认为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不能作为( )
A.营养物质 B.能源物质 C.调节物质 D.遗传物质
9.人体内的水分除来源于食物和饮料外,还可通过体内物质氧化等反应获得,下列四组细胞器在生命活动中都能产生水的是( )
A.线粒体和核糖体 B.内质体和核糖体 C.线粒体和中心体 D.线粒体和叶绿体
10.下列细胞分裂过程中,能用显微镜观察到染色体的是( )
A.蛙的红细胞 B.乳酸菌 C.蓝藻 D.变形虫
11.两个氨基酸缩合成二肽生成水,这个水分子中的氢来自( )
A.羧基 B.连接碳原子的氢 C.氨基 D.氨基和羧基中的氢
12.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的复制和分离发生在( )
A.间期和末期 B.间期和后期 C.间期和中期 D.前期和后期
13.标记的氨基酸注入豚鼠的胰腺,在下列结构中最先被标记的应是( )
A.高尔基体 B.粗面型内质网 C.线粒体 D.滑面型内质网
14.医生给低血糖休克病人在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 )
A.供给全面营养 B.供给能源 C.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D.供给水分
15.变形虫可以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了( )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D.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
16.蛋白质分子能直接通过的结构有( )
A.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 B.细胞膜和液泡膜 C.选择透过性膜 D.细胞壁和核孔
17.植物的花、叶、果实等的色素除绿色以外,其他色素大多分布在( )
A.细胞核内 B.液泡内 C.细胞壁上 D.高尔基体
18.生物学的研究,向微观方面的发展已深入到( )
A.生态学的研究 B.分子水平 C.细胞水平 D.亚显微结构
19.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 )
①淀粉 ②葡萄糖 ③脂肪 ④磷脂 ⑤蛋白质 ⑥核酸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④⑤
20.在细胞分裂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
A.有丝分裂的前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C.有丝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21.某动物卵细胞内染色体为m,其合子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数为( )
A.m B.2m C.3m D.4m
22.图3-1-1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 B.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细胞
C.③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有基因重组 D.上述细胞中有8个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
23.若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这些细胞就停留在( )
A.分裂问期 B.分裂前期 C.分裂中期 D.分裂后期
24.人体小块擦伤的皮肤能重新长好,主要是由于细胞能进行( )
A.无丝分裂 B.减数分裂 C.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25.根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 )
A.DNA的自我复制 B.自身的蛋白质合成
C.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D.是否出现星射线
26.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的分开分别发生在: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的过程中; 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 )
A.①②③ B.②②② C.③②③ D.②③④
27.IDNA→2DNA,这两个携带完全相同信息的DNA彼此分离发生在( )
A.细胞分裂间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
28.控制细胞新陈代谢的中心是( )
A.细胞膜 B.细胞质基质 C.细胞核 D.细胞器
29.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形成和消失的时期是( )
A.前期和后期 B.间期和末期 C.间期和后期 D.前期和末期
30.若人体内某一细胞正在迸行减数分裂,其内含有44个常染色体与两个X性染色体,则此细胞不可能是( )
①初级精母细胞 ②次级精母细胞 ③初级卵母细胞 ④次级卵母细胞 ⑤卵细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⑤
二、填空与简答
1.根据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点,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1)189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有。
(2)1925年Gorier Grendel用丙酮提取红细胞膜的类脂,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展开,这时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可以认为细胞膜由组成。
2.从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出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放入含有放射性标记元素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含有核糖体含有内质网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很快连续取样,并分离核糖体和内质网,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核糖体和内质网中的情况,结果如图3-1-2所示。
请回答:
(1)放射性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上大量积累最可能的解释是。
(2)放射性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积累之后,在内质网中也出现,且数量不断增多,最可能的解释是。
(3)实验中,培养液相当于细胞中的。
3.下面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请回答:
(1)过程①中Y代表的物质是,X代表的物质是,这个过程中的Y表现出性。
(2)过程②中Y代表的物质是,X代表的物质是,这一过程中的Y表现出性。
(3)过程③中Y代表的物质是,X代表的物质是,这一过程中Y表现出性。
(4)①、②和③过程中的物质Y,都是在细胞中的中合成的。
4.炭疽热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原本是一种在食草动物如羊、马、猪等动物身上发作的疾病。人类对炭疽病普遍易感,从传染途径可以分为皮肤型、肠型、肺型三种。皮肤型炭疽是通过皮肤损伤而感染的,肠型炭疽则是通过胃、肠粘膜损伤而致,肺型炭疽则通过吸入炭疽芽孢而致。
由于炭疽杆菌容易部署而且杀伤力强,一些国家使用炭疽杆菌制造生化武器。美国技术局认为,如果用飞机把100kg炭疽杆菌的培养液酒在华盛顿上空,就会造成100万人死亡。因此,自从佛罗达州10月3日发现了近25年来美国第一例吸入性炭疽热以来,炭疽热病在美国造成了高度的心理恐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炭疽热的病原体是( )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放线菌
(2)炭疽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为( )
A.自养型 B.异养型 C.需氧型 D.厌氧型
(3)炭疽热病的传染途径可能有( )
①通过食物传播 ②通过空气传播 ③通过接触传播 ④通过血液传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③④
(4)一位科学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载玻片上每单位面积平均有50个炭疽杆菌,把此载玻片放在液体培养液中培养4小时后将其稀释10倍,再放到相同条件的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每单位面积平均有80个炭疽杆菌。则①炭疽杆菌增殖的方式为;②炭疽杆菌每分裂一次的平均时间为。
(5)炭疽杆菌在结构上与人体细胞相比,有什么区别:_
5.图3-1-3a表示胰腺细胞合成与分泌酶原颗粒的大体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胰腺细胞内部,酶的合成场所是;对酶进行加工和包装的场所是。
(2)将酶运输到加工场所的细胞器是。
(3)除分泌小泡外,参与酶原颗粒分泌过程的非细胞器结构还有。
(4)酶颗粒的合成、运输、加工和分泌需要ATP提供能量,与ATP合成极为密切的细胞器是。
6.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分子。现有如下材料:
①胰岛素含有2条多肽链,α链含有21个氨基酸,β链含有30个氨基酸,2条多肽链间通过2个二硫键(二硫键是由2个-SH连接而成的)连接,在α链上也形成1个二硫键,图3-1-4b所示为结晶牛胰岛素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②不同动物的胰岛素的氨基酸组成有区别,现将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胰岛素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如下:
猪:β链第30位氨基酸和人不同;
马:β链第30位氨基酸和α链第9位氨基酸与人不同;
牛:α链第8、9、10位氨基酸与人的不同;
天竹鼠:α链有8个氨基酸、β链有10个氨基酸与人不同。
根据材料回答:
(1)胰岛素分了中含有肽键个。
(2)这51个氨基酸形成胰岛素后,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
(3)人体中胰岛素的含量过低,会导致相应的病症,其治疗办法不能口服胰岛素,只能注射,原因是。
(4)前面所示的哺乳动物和人的胰岛素都由51个氨基酸构成,且在氨基酸组成上大多相同。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人与这几种哺乳动物胰岛素组成上差异的大小反映了。
(5)如果要为糖尿病病人提供代用品,最适宜的是取用哪种动物的胰岛素?。
7.如图3-1-4是表示某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1)图中代表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2)图中从0~8时期表示细胞的分裂过程。
(3)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和。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中的DNA分子数在1~4时期为个。
(5)着丝点分裂分别在横坐标数字的处进行。
(6)基因突变往往发生在区间代表的时期;基因重组发生在区间代表的时期。
(7)在动物体内,1~4时期的细胞称为细胞;5~7时期的细胞称为细胞;8时期的细胞称为;8以后进入阶段。
8.根据图3-1-5,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两图为同一生物体的两个细胞,则A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B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该生物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个染色体。
(2)若某生物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中的染色体状况如图A所示,则该生物是倍体,其体细胞中有染色体。图A中含有条染色单体。
(3)若某生物的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其染色体状况如图B所示,则该生物是倍体,其体细胞中有染色体。
(4)①号与⑤号染色体原为;①号与④号染色体称为_
若①号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A,⑤号染色体上的相对基因为a,则可能的原因是。
学科内综合·生物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A
B
A
D
B
B
D
A
D
D
A
B
B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B
C
A
D
C
A
C
C
C
D
C
C
D
二、填空与简答
1.(1)脂类(磷脂) (2)两层磷脂分子
2.(1)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2)蛋白质进入内质网中 (3)细胞质基质
3.(1)载体;能够以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细胞的物质;选择性;
(2)抗体;抗原;特异性;(3)酶;参加反应的物质;专一性;(4)核糖体
4.(1)B;(2)B;(3)A;(4)分裂生殖;1小时;(5)具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复杂的细胞器。
5.(1)核糖体;高尔基体(2)内质网(3)细胞膜(4)线粒体
6.(1)49;(2)888;(3)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而失去疗效;
(4)哺乳动物与人都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人与它们的亲缘关系的远近不同;(5)猪
7.(1)A;(2)减数分裂;(3)0~4,8~13;(4)40;(5)6和11;(6)0~1和8~9,3~4;(7)初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受精卵;卵裂。
8.(1)有丝;减数第二次;2(2)四;8;0(3)单;2(4)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基因突变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1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24分
1.给下面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3 分)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 )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代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shù( )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摘自胡适《我的母亲》)
束_ shù_ _改为_
2.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3分)( )
A.为了防止校园安全问题不再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B.在“亚运会”的筹备会上,各相关部门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C.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3.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百草园”“吩咐”“质朴”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B.“万物复苏”“孤独之旅”“雄伟壮丽”都是主谓短语。
C.“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是一个单句。
D.“正直的中国人不但重视维护个人尊严,更是毫不犹豫地去维护国家的尊严。”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4.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7分)
⑴,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⑵苍颜白发,_,太守醉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⑶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_。(老舍《济南的冬天》)
⑷有一种品质叫无私,有一种情感叫无悔,把它化为形象的诗句,那便是李商隐《无题》中的“,_。”
⑸《(论语)十则》中的“_,__。”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为人处世之道。
5.名著阅读。(3分)
⑴《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共收录了他的十篇回忆散文。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是(1分)( )
A.《藤野先生》 B.《琐记》 C.《社戏》 D.《五猖会》
⑵在“全民读书月”中,校文学社举行了“名著书评”活动,同学们写出了许多概括、精练的书评,读罢令人回味无穷,拍案叫绝。例如:
《伊索寓言》:简洁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理想主义光芒,激励过无数中国人积极进取的文学作品。
请你也仿照书评的形式,为下列名著(任选其一)写上精彩的书评。(可以从作品的主题思想、主要内容、艺术特色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等方面来写)((2分)
①《骆驼祥子》:_
②《格列佛游记》:__
③《水浒》:_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陈玉蓉,55岁,是湖北武汉一位平凡的母亲。她的儿子叶海滨13岁那年被确诊患有肝豆状核病变,这种肝病可能导致死亡。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陈玉蓉请求医生将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无法捐肝救子。当晚她就开始了减肥之旅。随后的7个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有时夹块肉送到嘴边又放下。每天坚持暴走10公里,走破了四双鞋子,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刮,刮了又长。
当她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医生都感叹:“从医几十年,还没有见过一个病人能在短短7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的。”2009年11月3日,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顺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
⑴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1分)
_
⑵假如你是《新闻晚报》的小记者,报社派你去采访陈玉蓉,你想问哪两个问题?(2分)
__
⑶、有关陈玉蓉的帖子出现在【母爱论坛】后,引起了网友对母爱的热议。下面是两位网友的跟帖评论,请你以“网友寸草心”的身份也跟帖,写一句评论的话。(2分)
网友三春晖:我觉得母爱是伟大的,但更多的是平凡的。
网友康乃馨:母爱很平凡,她是我晚归时那盏等候的灯。
网友寸草心:
第二部分(4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7-8题。(4分)
饮酒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悠然”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__
8.对《饮酒》赏析有误的一是(2分)( )
A.这首诗赋予菊以特殊的意蕴,以“采菊”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B.“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C.“此中有真意”中的“真”即是人的自然本性。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景、理浑然一体。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14分)
【甲】
口技
清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乙】
乔山人善琴
清 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⑤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释: 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 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③媪(ǎo):老妇人。 ④阕:止息,终了。 ⑤款扉:款,敲;扉,门。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⑴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觉
⑵今客鼓此 鼓
10.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2分)( )
A.无敢哗者/起坐而喧哗者 B.以为妙绝/愚以为宫中之事
C.以弹絮为业/以丛草为林 D.酷类其声耳/其真无马邪
11.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⑴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⑵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12.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甲】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3分)
第一个场面:__
第二个场面:__
第三个场面:__
13.【甲】【乙】两文都采用了_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12分)
气候变化的利与弊
①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②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的评价是: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
③气温变化1℃,对农业生产有着更惊人的影响。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平均气温下降1℃时,玉米在全球60%的地区增加收成2100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亿美元;水稻65%的地区损失9.56亿美元。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1℃,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 1℃,粮食产量具有增产或减产10%的潜力。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
④气温升高1℃虽然会使农作物增产,经济有所增长,但是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
⑤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 1.8℃至4℃。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
⑥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 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旱涝等灾害出现频率也会增加。
⑦德国刑侦专家也研究发现,每年3月犯罪率开始上升,到7月至8月可达顶峰,9月开始下降。统计分析:每当气温升高1℃,犯罪率上升15%;气温达到37℃时,碰到红灯待停时间长,司机间争吵的概率比气温32℃时高出30%。
⑧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经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4.选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2分)
__
15.请指出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_
1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
_
17.气候变暖会给人类带来诸多危害,但选文也介绍了气温升高带来的好处,请你从内容或写法的角度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3分)
18.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渡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结合链接材料完成下面问题。(2分)
【材料连接】
中国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4月20日向媒体通报,2010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号召公众从我做起,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请你为“六·五”世界环境日写一条倡导“低碳减排”的宣传标语。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4题。(16分)
⑴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⑵望着这陌生的娘俩儿,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地看她和她的女儿。
⑶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愣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道:“你别碰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⑷孩子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儿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立刻昏了过去。等我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呀……”
⑸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就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脸。我不知怎么搞的,我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⑹“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⑺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⑻“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⑼回家的时候,天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⑽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管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埋怨自己“都赖我,没看好孩子!千万别落下病根呀……”,好像一切过错不在那硬梆梆的水泥地,不在我太调皮,而全在于她。一直到我活蹦乱跳一点儿也没事了,她才舒了一口气。
⑾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那年小姐姐才十八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唯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了。她看见了,一把就给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她才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儿寻个人家好啊,好。”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
⑿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儿往上涌。 “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地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曲,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⒀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
⒁这一年,爸爸有病去世了。妈妈她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①线头,妈妈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桔黄色的火里是妈妈跳跃的心脏,只要妈在,那小屋便充满温暖,充满了爱.
⒂我总觉得妈妈的心脏会永远地跳跃着,却从来没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
⒃妈妈,请您的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原谅我们儿时的不懂事,而我却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
⒄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
注:①攫(jué):抓,这里是扯的意思
(选自《时文选粹》)
19.本文是以“我”对继母的感情变化为行文线索的,请根据这条线索在方框内填上恰当的词语。(3分)
反感→( )→( )→( )
20.第⑶自然段写到:“我”和继母生活在一起,却还要挂出生母的照片。你如何理解“我”的这一举动的,请简要分析。(2分
2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⑾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分)
22.阅读第⑿自然段划线的句子,联系全文,分析“我”和母亲流泪的不同原因。(3分)
23.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用你认为最恰当的词概括这位母亲的形象。(3分)
24.一位同学读完本文后,情不自禁写下了一首小诗,请你结合本文的阅读感受,运用比喻的修辞,再仿写一段,整体上要求与前两段的风格一致。(3分)
母亲是一张弓,我是弓上的箭,您宁肯将筋骨拉断,也要把孩儿送到人生之巅。
母亲是一座桥, 任我将您的脊梁踏弯,不管风霜雪雨,都把我送到理想的彼岸。
__,__,_,__。
第三部分(50分)
2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
每一个人都在展示着自己的形象:文明自律的,粗俗放任的;勇于进取的,畏缩不前的;朝气蓬勃的,萎靡不振的……
“形象”为话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作文。
要求:结合现实生活,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1.shù 恕 “代”改为“待” 2.D 3.B
4.⑴天街小雨润如酥 ⑵颓然乎其间者 ⑶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⑴C ⑵①《骆驼祥子》:旧社会最底层平民辛酸故事的真实写照 ②《格列佛游记》以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清新的文字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奇异的幻想世界 ③《水浒》: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塑造了一群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形象。
6.⑴陈玉蓉每日暴走10公里减肥割肝救子 ⑵A.陈妈妈,每天暴走10公里坚持了7个多月,是什么力量让你坚持下来了呢? B.陈妈妈,祝贺你们母子俩早日平安,现在你最想对儿子说些什么呢?(必须切合材料来谈) ⑶网友寸草心:母爱是不求回报的,但我们做子女的一定要好好报答伟大的母爱。
第二部分:
一、7.表达了诗人隐居时的安逸闲适的心境 8.B
二、9.⑴觉:睡醒。⑵鼓:弹奏。 10.D
11.⑴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 ⑵里面(中间)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12.第一个场面:一家四口由睡而醒; 第二个场面:一家四口由醒而睡;第三个场面:失火、救火(意对即可)
13.侧面烘托。例子: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好处:有力地烘托了乔山人弹琴技艺的精湛。
三、14.逻辑顺序
15.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准确地说明了气温上升或下降1℃对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大意对即可)
16. “可能”表估计,推测。说明出现海平面上升1厘米到16厘米的情况几率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17.内容:为了更全面、客观地说明气候变化带来的利弊。 写法:把气温升高的利与弊进行对比,更加突出地说明了气温升高的弊大于利,(大意对,答出一方面即可)
18.示例:⑴清爽地球靠大家,低碳走进你我他。⑵少坐汽车多行走,低碳健康我拥有。⑶低碳走进千万家,节能环保我参加。
19.接受(好感)——感谢(感激)——怀念(思念、愧疚)。
20.由于“我”年少不懂事,心理上还不能接受后妈,于是有意挂出生母的照片,一方面表达了“我”对继母的反感,同时也包含着刚失去母亲的“我”对生母的思念。
21.继母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将亲生女儿远嫁。(要有记叙的相关要素,时间,人物,事件,结果,其中事件必须讲到嫁女儿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22.不设统一答案,“我”流泪宜从三个方面回答:为母亲的关爱而感动,为母亲的衰老而伤感,为自己以前的无知而愧疚。母亲流泪的原因是:⑴为女儿远嫁而伤心。⑵为儿子终于理解和接纳了自己而欣慰。(如有学生答“为自己多少年受的委曲而流泪”,最多给1分)
23.(1)勤劳朴实。把三个孩子拉扯大,帮人家看孩子,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2)善良慈爱。终始疼爱我和弟弟,我被自行车撞倒后背我去医院,自责自己没有照看好我。(3)宽容。在我挂出生母的照片后不仅不反对,还说服父亲,表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极大的宽容之心。(4)无私。为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忍痛把自己的亲生女儿远嫁内蒙古,悉心照顾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不是生母,胜似生母。(必须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仅仅写出性格只得一半分。)
24.不设统一答案。要求运用比喻修辞,表达对母亲的赞美,语言通顺、风格与前文大致相似即可,结构、韵脚等均不作要求。(视修辞的运用和语言通顺程度给分)答案示例:母亲是一条小船,风口浪尖从不回旋,勇敢地载着儿女们,渡过了多少激流险滩。母亲是一座高山,您伟岸的身躯,立地顶天,竭力把您的儿女举到宇宙之间。母亲是一部大书,这书我永远也读不完,您是我人生的辞典,牵引着我努力向前。
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九年级模拟考试(一)
温馨提示:
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Ca:40 Cl:35.5 Ba:137 Ag:1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你选出的答案的标号填在下表中对应题号的表格内。)
1、今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强调“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下列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不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且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发电机工作产生电能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C、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热D、风力带动涡轮
2、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药卟啉铁(C34H32ClFeN4O4)对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卟啉铁中含有5种元素 B、1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34个碳原子
C、人体补铁的唯一方法是服用卟啉铁 C、“缺铁性贫血”中的铁是指单质铁
3、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4、图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 O
氧16.00 9 Ne
氖
20.18
17 Cl
氯
35.45
A、图中的“8”表示8个氧原子
B、20.18是一个氖原子的质量
C、氯元素的结构示意图为 ,是稳定结构
D、氖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
5、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 + H2O = H2CO3
B、医疗上用氢氧化铝中和过多的胃酸:Al(OH)2 + 2HCl = AlCl2 + 2H2O
C、实验室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二氧化碳气体:CaCO3 CaO + CO2↑
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元素:2Fe + 6HCl = 2FeCl3 + 3H2↑
6、下图是某个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B.
C. D.
7、对比实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一种实验方法。课本中设计的下列实验不属于对比实验的是:
A、铁钉锈蚀实验 B、鉴别硬水与软水 C、制作叶脉书签 D、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8、A图是物质M和N的溶解度曲线。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M、N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M、N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减少,乙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A.浓硫酸
B.硝酸铵固体
C.氧化钙
D.氢氧化钠固体
9、被蜜蜂等含蚁酸的昆虫叮咬后,立即涂抹牙膏可消肿减痛。某学生将食醋、牛奶、牙膏、厨房清洁剂分别放入等质量的水中,逐一进行了pH的测定,并标注在下面的数轴上,其中能表示牙膏溶于水形成的溶液的pH的点是:
10、下列有关指定容器中水的主要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实
验
装
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燃烧的条件
主要作用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烧杯中的水:
加热铜片;隔绝空气
选项 A B C D
得 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共34分)
11、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以下是小东同学关于实验方面的某些归纳总结,请你帮助完成:
(1)实验室中有些药品需密封保存的原因:A.药品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B.药品能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①该同学的归纳不完整,你还能补充的一种情况是。
②写出一个符合情况A的药品名称。
③写出一个符合情况B的化学方程式。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催化剂、温度、反应物浓度、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请举例论证下列两种因素的影响。
①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如:。
②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如:。
12、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物质时时刻刻都发生着化学变化。这些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化学变化可用“A+B→C+D”这样的表达式来表示:
(1)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是反应 和 反应。
(2)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
(3)在上式中,若A是硫酸,则B可以是 (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其中一种物质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合理即可)
13、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用文字描述,下同) 。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观察到
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14、氯化铁能腐蚀铜,工业上常用此原理生产印刷线路板。以下是印刷线路板的生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发生了两个反应:2FeCl3+Fe=3FeCl2和
(2)滤渣的成份有 ,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 。
15、金属镁可与热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某同学将镁条放在热水中煮沸,趁热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了。请根据信息回答:
(1)镁条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后溶液滴加酚酞试液变为红色,说明 。
(3)请你对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红色褪去这种现象进行探究。(只要提出假设、方案,不需要说出方案实施的具体结果)
假设一:热的Mg(OH)2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盐,溶液褪色。
方案一: 。
你对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红色褪去这种现象还有哪些猜想?写出合理猜想和正确的实验方案,奖励4分。(化学满分不超过60分)
假设二:
方案二:
(4)金属钡与冷水可以发生剧烈的反应,试判断钡应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镁的
(填“前面”或“后面”)
得 分 评卷人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16、微型化学实验使用药品的量很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很少,因此被誉为绿色环保的化学实验。用右图微型仪器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只消耗了0.55 g 10%的盐酸。求:
(1)产生CO2的质量是多少克?(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2)如果10%的盐酸密度为1.1g/cm3,消耗盐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3)通常完成这个实验大约需10%的盐酸5 mL,这是微型实验用药量的多少倍?
生物《中考考什么》综合模拟试题三的题目
、选择题
1.一切生物都具有的生命活动是( )
A.基因重组 B.同化作用 C.反射活动 D.有氧呼吸
2.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高度一致性表现在: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基本一致;②构成核酸的碱基都相同;③各种生物体的蛋白质都相同;④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以下对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B.病毒不具有严整的结构
C.病毒不能在一般的培养基上生存 D.病毒不具有两种类型的核酸
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唾液腺细胞与汗腺细胞相比,核糖体数量较多
B.唾液腺细胞与心肌细胞相比,线粒体数量较多
C.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与衰老的细胞相比,内质网不发达
D.在叶肉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数量一般比唾液腺细胞多
5.已知Mn2+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例如它能激活硝酸还原酶,缺Mn2+植物就无法利用硝酸盐,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
A.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B.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D.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6.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在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是( )
A.4,4 B.5,4 C.4,5 D.5,5
7.若含有4条多肽链的某蛋白质分子由n个氨基酸组成,它具有的肽键个数和氨基酸是最少个数分别是( )
A.n和4 B.n-4和4 C.n和n-4 D.n-4和n-4
8.根据生物学的研究,一般认为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不能作为( )
A.营养物质 B.能源物质 C.调节物质 D.遗传物质
9.人体内的水分除来源于食物和饮料外,还可通过体内物质氧化等反应获得,下列四组细胞器在生命活动中都能产生水的是( )
A.线粒体和核糖体 B.内质体和核糖体 C.线粒体和中心体 D.线粒体和叶绿体
10.下列细胞分裂过程中,能用显微镜观察到染色体的是( )
A.蛙的红细胞 B.乳酸菌 C.蓝藻 D.变形虫
11.两个氨基酸缩合成二肽生成水,这个水分子中的氢来自( )
A.羧基 B.连接碳原子的氢 C.氨基 D.氨基和羧基中的氢
12.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的复制和分离发生在( )
A.间期和末期 B.间期和后期 C.间期和中期 D.前期和后期
13.标记的氨基酸注入豚鼠的胰腺,在下列结构中最先被标记的应是( )
A.高尔基体 B.粗面型内质网 C.线粒体 D.滑面型内质网
14.医生给低血糖休克病人在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 )
A.供给全面营养 B.供给能源 C.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D.供给水分
15.变形虫可以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了( )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D.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
16.蛋白质分子能直接通过的结构有( )
A.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 B.细胞膜和液泡膜 C.选择透过性膜 D.细胞壁和核孔
17.植物的花、叶、果实等的色素除绿色以外,其他色素大多分布在( )
A.细胞核内 B.液泡内 C.细胞壁上 D.高尔基体
18.生物学的研究,向微观方面的发展已深入到( )
A.生态学的研究 B.分子水平 C.细胞水平 D.亚显微结构
19.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 )
①淀粉 ②葡萄糖 ③脂肪 ④磷脂 ⑤蛋白质 ⑥核酸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④⑤
20.在细胞分裂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
A.有丝分裂的前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C.有丝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21.某动物卵细胞内染色体为m,其合子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数为( )
A.m B.2m C.3m D.4m
22.图3-1-1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 B.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细胞
C.③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有基因重组 D.上述细胞中有8个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
23.若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这些细胞就停留在( )
A.分裂问期 B.分裂前期 C.分裂中期 D.分裂后期
24.人体小块擦伤的皮肤能重新长好,主要是由于细胞能进行( )
A.无丝分裂 B.减数分裂 C.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25.根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 )
A.DNA的自我复制 B.自身的蛋白质合成
C.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D.是否出现星射线
26.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的分开分别发生在: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的过程中; 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 )
A.①②③ B.②②② C.③②③ D.②③④
27.IDNA→2DNA,这两个携带完全相同信息的DNA彼此分离发生在( )
A.细胞分裂间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
28.控制细胞新陈代谢的中心是( )
A.细胞膜 B.细胞质基质 C.细胞核 D.细胞器
29.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形成和消失的时期是( )
A.前期和后期 B.间期和末期 C.间期和后期 D.前期和末期
30.若人体内某一细胞正在迸行减数分裂,其内含有44个常染色体与两个X性染色体,则此细胞不可能是( )
①初级精母细胞 ②次级精母细胞 ③初级卵母细胞 ④次级卵母细胞 ⑤卵细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⑤
二、填空与简答
1.根据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点,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1)189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有。
(2)1925年Gorier Grendel用丙酮提取红细胞膜的类脂,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展开,这时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可以认为细胞膜由组成。
2.从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出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放入含有放射性标记元素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含有核糖体含有内质网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很快连续取样,并分离核糖体和内质网,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核糖体和内质网中的情况,结果如图3-1-2所示。
请回答:
(1)放射性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上大量积累最可能的解释是。
(2)放射性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积累之后,在内质网中也出现,且数量不断增多,最可能的解释是。
(3)实验中,培养液相当于细胞中的。
3.下面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请回答:
(1)过程①中Y代表的物质是,X代表的物质是,这个过程中的Y表现出性。
(2)过程②中Y代表的物质是,X代表的物质是,这一过程中的Y表现出性。
(3)过程③中Y代表的物质是,X代表的物质是,这一过程中Y表现出性。
(4)①、②和③过程中的物质Y,都是在细胞中的中合成的。
4.炭疽热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原本是一种在食草动物如羊、马、猪等动物身上发作的疾病。人类对炭疽病普遍易感,从传染途径可以分为皮肤型、肠型、肺型三种。皮肤型炭疽是通过皮肤损伤而感染的,肠型炭疽则是通过胃、肠粘膜损伤而致,肺型炭疽则通过吸入炭疽芽孢而致。
由于炭疽杆菌容易部署而且杀伤力强,一些国家使用炭疽杆菌制造生化武器。美国技术局认为,如果用飞机把100kg炭疽杆菌的培养液酒在华盛顿上空,就会造成100万人死亡。因此,自从佛罗达州10月3日发现了近25年来美国第一例吸入性炭疽热以来,炭疽热病在美国造成了高度的心理恐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炭疽热的病原体是( )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放线菌
(2)炭疽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为( )
A.自养型 B.异养型 C.需氧型 D.厌氧型
(3)炭疽热病的传染途径可能有( )
①通过食物传播 ②通过空气传播 ③通过接触传播 ④通过血液传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③④
(4)一位科学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载玻片上每单位面积平均有50个炭疽杆菌,把此载玻片放在液体培养液中培养4小时后将其稀释10倍,再放到相同条件的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每单位面积平均有80个炭疽杆菌。则①炭疽杆菌增殖的方式为;②炭疽杆菌每分裂一次的平均时间为。
(5)炭疽杆菌在结构上与人体细胞相比,有什么区别:_
5.图3-1-3a表示胰腺细胞合成与分泌酶原颗粒的大体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胰腺细胞内部,酶的合成场所是;对酶进行加工和包装的场所是。
(2)将酶运输到加工场所的细胞器是。
(3)除分泌小泡外,参与酶原颗粒分泌过程的非细胞器结构还有。
(4)酶颗粒的合成、运输、加工和分泌需要ATP提供能量,与ATP合成极为密切的细胞器是。
6.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分子。现有如下材料:
①胰岛素含有2条多肽链,α链含有21个氨基酸,β链含有30个氨基酸,2条多肽链间通过2个二硫键(二硫键是由2个-SH连接而成的)连接,在α链上也形成1个二硫键,图3-1-4b所示为结晶牛胰岛素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②不同动物的胰岛素的氨基酸组成有区别,现将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胰岛素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如下:
猪:β链第30位氨基酸和人不同;
马:β链第30位氨基酸和α链第9位氨基酸与人不同;
牛:α链第8、9、10位氨基酸与人的不同;
天竹鼠:α链有8个氨基酸、β链有10个氨基酸与人不同。
根据材料回答:
(1)胰岛素分了中含有肽键个。
(2)这51个氨基酸形成胰岛素后,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
(3)人体中胰岛素的含量过低,会导致相应的病症,其治疗办法不能口服胰岛素,只能注射,原因是。
(4)前面所示的哺乳动物和人的胰岛素都由51个氨基酸构成,且在氨基酸组成上大多相同。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人与这几种哺乳动物胰岛素组成上差异的大小反映了。
(5)如果要为糖尿病病人提供代用品,最适宜的是取用哪种动物的胰岛素?。
7.如图3-1-4是表示某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1)图中代表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2)图中从0~8时期表示细胞的分裂过程。
(3)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和。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中的DNA分子数在1~4时期为个。
(5)着丝点分裂分别在横坐标数字的处进行。
(6)基因突变往往发生在区间代表的时期;基因重组发生在区间代表的时期。
(7)在动物体内,1~4时期的细胞称为细胞;5~7时期的细胞称为细胞;8时期的细胞称为;8以后进入阶段。
8.根据图3-1-5,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两图为同一生物体的两个细胞,则A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B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该生物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个染色体。
(2)若某生物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中的染色体状况如图A所示,则该生物是倍体,其体细胞中有染色体。图A中含有条染色单体。
(3)若某生物的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其染色体状况如图B所示,则该生物是倍体,其体细胞中有染色体。
(4)①号与⑤号染色体原为;①号与④号染色体称为_
若①号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A,⑤号染色体上的相对基因为a,则可能的原因是。
学科内综合·生物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A
B
A
D
B
B
D
A
D
D
A
B
B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B
C
A
D
C
A
C
C
C
D
C
C
D
二、填空与简答
1.(1)脂类(磷脂) (2)两层磷脂分子
2.(1)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2)蛋白质进入内质网中 (3)细胞质基质
3.(1)载体;能够以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细胞的物质;选择性;
(2)抗体;抗原;特异性;(3)酶;参加反应的物质;专一性;(4)核糖体
4.(1)B;(2)B;(3)A;(4)分裂生殖;1小时;(5)具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复杂的细胞器。
5.(1)核糖体;高尔基体(2)内质网(3)细胞膜(4)线粒体
6.(1)49;(2)888;(3)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而失去疗效;
(4)哺乳动物与人都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人与它们的亲缘关系的远近不同;(5)猪
7.(1)A;(2)减数分裂;(3)0~4,8~13;(4)40;(5)6和11;(6)0~1和8~9,3~4;(7)初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受精卵;卵裂。
8.(1)有丝;减数第二次;2(2)四;8;0(3)单;2(4)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