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带楼将重点带大家了解中考语文试题,希望可以帮到你。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及答案的总结

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答案: 21.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意思对即可。2分)
22.“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
2.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5~16小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5、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的特点。(2分)
16、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15、地白(白)凄清(第二回答“清冷、寂静、凄凉”等也可)
16、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答出思念家乡、亲人即可)
3.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5~16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前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的憧憬。
16.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5.离别愁苦相聚的欢乐
16.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及答案介绍
(一)古诗赏析(4分)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所望所感都缘自“”一词,透过这个词,我们读出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2分)
1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答案: 11.国破或:破(2分)
12.C(2分)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4.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
15.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
答案: 14.破满目凄然(意思相近即可)
15.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
(三)古诗文阅读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2分)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
11.(2分)诵读下面句子,请分别用“/”把句中一处主要停顿标示出来。
①直挂云帆济沧海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答案 :10.停、投、拔、顾一连串的四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的心情。
11.①直挂云帆/济沧海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重庆育才2014年中考语文阅读题《四十二粒芝麻》的答案
答案是有滴,但是希望楼楼还是自己做吧~~
【小题1】①父亲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④父亲只是吃了四十二粒芝麻 B.不满 C.愕然(4分)
【小题2】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煤车的沉重以及父亲拉煤艰难的情形。(2分)
B.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连用三个动词“捧”、“埋”、“鼓动”,生动传神地刻画出父亲假装吃烧饼的行为。(2分)
【小题3】是一个能吃苦耐劳、聪明能干、爱子女、爱家庭、有责任心的人。
【小题4】①以数字入题,新颖独特。②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暗示全文主旨之所在。④以小见大,用芝麻的少和小反衬出父爱的厚重。(答出三点即可)
【小题5】插叙。(1分)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2分)连接材料:与下文“一切片安安静静的”形成对比,烘托《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章,根据图表中的提示,从文中筛选出答案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两方面分析。A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煤车的沉重以及父亲拉煤艰难的情形。B句采用了动作描写的表达方式。连用三个动词“捧”、“埋”、“鼓动”,生动传神地刻画出父亲假装吃烧饼的行为。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3】
试题分析:评价人物形象需从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方面分析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4】
试题分析:题目的含义一般从几方面分析:1.有激发读者兴趣的作用。2.是文章主旨的象征。本文要求
学生仔细阅读文章,揣摩“四十二粒芝麻”在文中的作用。“四十二粒芝麻”来源于哪里?它代表着什么?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记叙顺序的掌握,记叙顺序:顺序、倒叙、插叙。本题采用了插叙的记叙方法。然后根据插叙的作用分析即可。(1)插入的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2)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3)使文章脉络清晰。(4)结构紧凑。
考点:分析记叙的顺序。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