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考改革

辽宁高考改革:深化教育评价体系的科学变革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辽宁高考改革无疑是备受瞩目的一环。自2018年辽宁正式启动新高考制度以来,这一改革不仅优化了考试科目设置,还完善了录取机制,推动了教育评价体系的科学化进程。作为教育领域的观察者,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辽宁高考改革的具体内容及其带来的影响。

一、辽宁高考改革的背景与启动

早在2014年,国务院便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省逐步推行新高考制度。辽宁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2018年正式启动新高考改革。这一改革旨在打破传统文理分科的限制,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同时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当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成为了首批改革试点的对象,他们在2021年首次按新方案进行了高考。

二、辽宁高考改革的核心内容

辽宁高考改革实行“3+1+2”模式,即考生必考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再在物理或历史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科目,最后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2门作为再选科目。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文理分科,为学生提供了12种科目组合的选择权,极大地丰富了考试形式。

在成绩呈现方面,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科目单科150分;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四门再选科目则以等级分计入总分。这种成绩计算方式既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也体现了对不同学科难度的认可。

三、辽宁高考改革带来的影响

①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新高考改革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科目选择。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能力,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规划未来职业生涯。

② 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改革后,辽宁高考难度相对平均化,使得教育资源在城乡、校际之间的分配更加均衡。这有助于缓解高考压力,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③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高考改革促进了高校招生录取方式的多样化,使得高等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这也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创造了条件,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

四、辽宁高考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尽管辽宁高考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物理和历史科目的分数线差异可能导致学生在选科时更多地考虑分数线因素,而非个人兴趣或职业规划。此外,新高考的赋分机制也让选科变得更加复杂,需要考生和家长具备更高的信息整合与决策能力。

面对这些挑战,教育部门应加强对考生和家长的指导,提供更全面、更透明的选科信息。同时,还应加强高校与中学之间的衔接,确保学生能够在选科时充分了解专业需求和职业规划。此外,教育部门还应不断完善考试和录取机制,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五、结语

辽宁高考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它打破了传统文理分科的限制,赋予了学生更多选择权。这一改革不仅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还优化了教育资源的分配,推动了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相信在教育部门的不断努力下,辽宁高考改革将不断完善,为更多学生提供公平、公正、科学的教育环境。让我们共同期待辽宁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高考新方案有哪些省份

截至2022年,已有21省市分4批分别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省份名单为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

什么是新高考

1、有三门必考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外语;有两门限选科目,分别为物理、历史;有4门任选科目,包括化学、生物、政治、地理; 

2、考生需要考三门必考科目,在两门限选科目中选择一门,4门任选科目中选择两门; 

3、语文数学外语每一门满分150分,其余每门满分100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的分数计入总分,任选科目采用等级赋分的方法,将分数折算后加入到总分。

新高考改革方案介绍:根据目前已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来看,大体上分为两种形式,即“3+3”以及“3+1+2”的模式。但在这两种模式之下,针对考试科目的选择与搭配,各省市又有不同的要求,并由此衍生出数十种排列组合方式可供大家选择。

一、第一批新高考省份(2个)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2014年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二、第二批新高考省份(4个)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附:3+3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

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

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所以总共满分为750分(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高考总满分为660分)

三、第三批新高考省份(8个)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本次第三批改革8省市与此前第一批、第二批改革的省份主要差异是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2选1,因为物理是高校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如果不选物理,大学理科专业将很难学进去甚至无从下手;如果不选历史,大学文科专业同样如此。

四、第四批新高考省份(7个)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附:3+1+2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

高考总分750分

“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新高考新在哪

选科模式 

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大变化就是选科,传统高考以数理化、政史地划分文理科目,考生只能在这两个组合种做出选择,但是新高考改革采取“3+1+2”的选科组合,考生可以在选定物理或者历史的条件下自由选择另外两科,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12种组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擅长科目做搭配。

录取机制:两依据一参考  传统高考录取依据为高考成绩,但是新高考改革则依据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情况。  统一高考成绩:就是指3+1+2的考试成绩,前面3是语文数学外语,后面是考生选择物理或者历史以及其他选考科目。  选考成绩:相当于高考,考试时间初步定在6月份。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内部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体育成绩等)、艺术素养(艺术特长发展等)和社会实践。

赋分机制,排名竞争  新高考”3+1+2“模式分值计算: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制定的等级赋分方案五等级一分一档制度,是将考生的卷面成绩的原始分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所占比例约为15%,35%,35%,13%,2%,最低赋分为30分,最高100分。也就是说,考生即使交白卷,按照名次也有30分的成绩。

辽宁新高考6选3聪明组合 学科与大学专业之间的关系

随着辽宁高考改革6选3的实行,选哪科?怎么选?每门学科对应高考可报考的专业有哪些?每类专业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如何?等等问题备受新高一学生和家长们的关注。

1、与语文、外语对应的专业

中文类:汉语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历史类、哲学类;

新闻传播类: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

外语小语种类:英语语言文学、葡萄牙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朝鲜语、日语、意大利语、法语、德语等。

2、与数学对应或以数学为工具的专业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计算机类:软件工程;

金融保险类:保险精算、金融工程;

图书情报类:图书馆学。

3、以数学或英语为工具的专业

金融类:经济学、金融学;

工商管理类:国际经济与贸易、税务、农村区域发展、工商管理;

会计类:会计学;

人力资源类:人力资源管理;

行业管理类:旅游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

4、与物理对应以数学为工具的专业

物理类:天文学、应用气象学;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工业设计、汽车运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航空类)、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适航技术与管理;

材料类: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电子通信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光电信息工程);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建筑土木类:土木工程(民用建筑)、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与排水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力学、安全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工程管理、农业工程、勘察技术与工程;

纺织印刷类:包装工程。

5、与化学对应的专业

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药学;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

6、与生物、化学对应的专业

生物类:生物技术、生物工程;

食品类:食品科学与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农林类:园艺、植物保护、草业科学、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

医学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中医学;

医学技术类:针灸推拿。

7、与哲学、法律、思想道德修养对应的专业

中文类:哲学、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外交学;

法学类:法学;

社会学类:社会学与社会工作。

8、与地理对应的专业

地理类: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9、与历史对应的专业

中文类:历史学。

高考升学网专家解读!

1、从上面学科与专业方面中明显可以看出,除语数外三科主科外,理化生可选择专业明显比史地政可选择专业多很多,那么随着新高考的改革,是否意味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时代真的要到来了呢?

2、很多家长疑惑,6选3之后能不能选纯文(史地政)或者纯理(理化生)?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现在确实已经明文规定取消文理科的考试,但还没有明文规定不可选纯文或者选纯理,但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想想,如果选了纯文或者纯理,跟之前的文理分科有何区别呢?那为啥还要搞出个6选3的政策呢?

3、6选3何时选?怎么上课的也是家长们咨询的最多的问题。目前根据浙江等地的改革情况看,都是从高二开始选科,同时为了应付学考和部分学生提前选考的需要,非考试科目出现了停课让路的情况,但随之而来的弊端就是,在第一次考试之后,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有点学生在剩下的时间只需学习两三门课,有点学生要学习六门课,原来的班级已经四分五裂,不再有固定的同班同学。同时对于只剩下两三门课程的学生来说,可能出现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天面对的只能这两三门学科的情况,甚至可能出现一周20节语文,20节数学的情况(估计学生们的内心是拒绝的)。

最后我想说,沈阳将如何应对改革还不得而知,家长们也不要过早的给孩子定性和定位,多学总比少学好,不要等到书到用书方恨少,已悔之晚矣!

辽宁省新高考有没有调剂

辽宁省新高考是指辽宁省实施的新高考改革政策,下面将对辽宁省新高考是否有调剂进行回答。

1.辽宁省新高考调剂情况:

辽宁省新高考实施了平行志愿录取制度,允许考生填报多个志愿,并按照考生的综合成绩进行录取。在录取过程中,根据学校的招生情况和考生的分数排位,可能会出现部分考生无法被第一志愿录取的情况,这时就会进入调剂阶段。

2.调剂原则和方式:

辽宁省新高考的调剂原则是按照考生的分数和志愿顺序进行匹配,优先考虑分数较高的考生。调剂的方式通常是通过高校招生办公室进行,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志愿顺序选择是否参加调剂。

3.调剂的可能性和建议:

调剂是根据考生的分数和志愿情况进行匹配的过程,因此考生的调剂成功与否取决于他们的分数排位和选择的志愿。对于那些分数较高、志愿较为合理的考生来说,调剂成功的可能性较大。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合理安排志愿顺序,将较为理想的志愿放在前面,以增加录取机会。

拓展知识:

辽宁省新高考的调剂阶段通常在高考录取结束后进行,具体时间会根据招生情况而定,考生需要关注相关通知和公告。调剂时,考生可以通过查询调剂信息、咨询高校招生办公室、参加招生信息发布会等方式了解调剂的情况和机会。

调剂时,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包括分数、专业志愿等因素,考虑是否参加调剂。若有合适的机会和意向的专业,可以积极参与调剂,但也要理性对待,权衡风险与机会。辽宁省新高考的调剂过程需要考生密切关注相关信息和通知,及时了解调剂结果和要求,遵循招生办公室的规定和指导。

辽宁省从哪一年开始实行新的高考政策,是从2017年入学的高一学生考试,还是从2018年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

辽宁省新的高考改革式从2018年开始,具体讲,就是从2018年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的新生开始,实行文理不分科的政策。从这一级学生开始,在2021年将按新的高考模式进行高考(语数外加六选三;语数外由国家统一组织,六选三的考试由各省组织;语数外各为150分,六选三科目每门100分,总分为7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