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饰带楼一起认识全国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希望本文能解答你当下的一些困惑。
2022省考时间及报考条件?

一、考试时间
笔试时间:
2022年3月26日上午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22年3月26日下午14∶00—16∶30,申论;
2022年3月27日上午9∶00—11∶00,公安专业科目。
面试时间为五月中旬。
二、报考条件
(一)报考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18周岁、35周岁以下(1986年2月至2004年2月期间出生);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学专科及文化程度(其中普通高等院校在读的2022年应届毕业生应当于2022年7月31日前取得毕业证);我省全日制技工院校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可分别参照大专、本科文化程度报考;
8.具备拟录用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其中专业条件按照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研究生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执行,具体按以下原则掌握:职位专业要求为学科门类(类)的,即该门类(类)所包含的专业和一级学科均符合要求;专业要求为一级学科的,即该一级学科所包含的二级学科均符合要求;对于《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研究生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没有具体对应的自设学科(专业)和境外留学专业,参照主要课程、研究方向、学习内容和职位专业需求等综合判断;
9.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022省考时间及报考条件?
一、考试时间
笔试时间:
2022年3月26日上午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22年3月26日下午14∶00—16∶30,申论;
2022年3月27日上午9∶00—11∶00,公安专业科目。
面试时间为五月中旬。
二、报考条件
(一)报考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18周岁、35周岁以下(1986年2月至2004年2月期间出生);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学专科及文化程度(其中普通高等院校在读的2022年应届毕业生应当于2022年7月31日前取得毕业证);我省全日制技工院校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可分别参照大专、本科文化程度报考;
8.具备拟录用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其中专业条件按照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研究生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执行,具体按以下原则掌握:职位专业要求为学科门类(类)的,即该门类(类)所包含的专业和一级学科均符合要求;专业要求为一级学科的,即该一级学科所包含的二级学科均符合要求;对于《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研究生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没有具体对应的自设学科(专业)和境外留学专业,参照主要课程、研究方向、学习内容和职位专业需求等综合判断;
9.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023年公务员国考时间及报考条件?
2023年国考报名从10月25日开始,笔试时间为12月3日至4日。报考条件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龄在18周岁、35周岁以下,拥护国家宪法等条件。
报考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年龄一般在18周岁、35周岁以下;应届硕士及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及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符合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报考公安、监狱、戒毒所、管教所人民警察职位以及法院、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位的,还须符合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及学历(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形式于报名前取得的学历;普通高等学历教育<非在职>应届毕业生于2023年7月底前毕业取得的学历;留学回国人员于2023年7月底前取得国<境>外学位并完成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的学历)。
2023年国考公务员几月报名?
提交报考申请。报考者可在2022年10月期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提交报考申请。报考者只能选择一个部门(单位)中的一个职位进行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必须一致。
报名时,报考者应当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完整。
报考者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
对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